原标题:宝山区求真中学一对双胞胎“学霸”中考取得好成绩,父母分享育儿心得避免不必要比较,让每个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
哥哥唐昕铠和弟弟唐忻宸是兄弟,也是对手,他们互相竞争、互相成就。
今年中考,宝山区求真中学的一对双胞胎毕业生,给学校和家庭带来了双重惊喜:哥哥唐昕铠中考成绩717分,被宝山区吴淞中学录取;弟弟唐忻宸中考成绩729.5分,被复旦大学附属中学录取。
在最近几年的中考、高考中,“学霸”双胞胎屡屡出现。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优秀的背后,蕴藏着不少双胞胎父母独特的育儿智慧。
“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,双胞胎也是如此,他们更渴望成为自己。”在采访唐昕铠、唐忻宸家长时,母亲施女士的一番话让记者印象深刻:“现在的孩子,最讨厌父母拿别人和自己做比较。因为兄弟俩是双胞胎,外人都喜欢让他们争出一二。但在我们家,反而尽量避免孩子之间不必要的比较。”
两兄弟性格迥然不同,在切磋和分享中实现进步
虽然长相相似,但这对双胞胎兄弟的性格却迥然不同,这使得他们的学习方法和待人接物的方式各异。
在求真中学,弟弟唐忻宸是同年级学生里的佼佼者——初中四年稳坐年级前三名,此次中考获得全校最高分。在班主任老师沈丽萍眼中,唐忻宸是一个性格有些内秀但十分自律的孩子。唐忻宸各科成绩很均衡,每次考试结束后,他都会第一时间总结,自己有哪些地方是不该扣分的,哪些错误本可以避免,并努力在下次考试中避免。“在考试中出错并没有关系,关键是要做到不能在同一地方摔倒第二次。”中考时,唐忻宸报考复旦大学附属中学,并如愿考入理想学校。
与弟弟不同,哥哥唐昕铠则更像一个“暖男”,性格随和,和谁都能成为朋友。用母亲的话来说,tp官方网站下载app哥哥的成绩不如弟弟那么稳定, tpwallet钱包官网下载不过在初中阶段,唐昕铠的成绩也是年级前列,初三“一模”考试中,唐昕铠位列年级第六名。中考报志愿时,唐昕铠在冲击“四校”和吴淞中学“强基班”之间犹豫,最终这位阳光男孩选择了后者。
在学习上,双胞胎是兄弟,也是对手,他们互相竞争、互相成就。初三之前,兄弟俩并不在同一个班级,数学、英语学科的执教教师不同,在互相借鉴和切磋中,他们都觉得自己老师教的方法更好。进入初三,兄弟俩进入同一班级,竞争味道更浓了,有时在家里做作业,兄弟俩都憋着一股劲儿,但也会时不时把自己的解题思路分享给对方。
克服双倍焦虑营造良好关系,父母更要做好“端水大师”
对为人父母者而言,如何克服对孩子学业以及升学问题的焦虑,营造良好的亲子关系,始终是一个重要的“课题”。
在双胞胎家庭,要同时照顾两个孩子,克服双倍的教育焦虑,培养好两个孩子,家长该如何做?对此,施女士幽默地答道:“作为两个孩子的父母,要智慧地做好‘端水大师’。”
面对个性鲜明的兄弟,夫妻俩各有应对策略。哥哥唐昕铠从小性格活泼,可以适当批评,来点“硬措施”;而弟弟唐忻宸自尊心更强,一般都以鼓励的“软措施”为主。进入初中,兄弟俩都处于青春叛逆期,父母的教育都以循循善诱的正面引导为主。平时在家,父母给予兄弟俩充分的尊重。他们认为,在平衡两个孩子之间,一定要有的放矢,只要孩子每次有进步就可以,一次考差也不要轻易批评。
“先做作业再玩”“尽量利用课间休息梳理上一堂课的内容”“每周1.5小时手机时间,只能在周末使用”……在双胞胎父母眼中,学习是孩子们自己的事情。从幼儿园到小学低年级,夫妻俩对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十分看重。到了高年级,对于孩子们的分数就没有那么关注了。
良好的家庭氛围,对孩子的成长十分重要。在这个家庭,一对双胞胎兄弟和父母几乎是无话不谈的朋友。和孩子聊天,也有“技巧”。施女士说,“孩子提出的问题,要认真回答,知道就是知道,不知道的时候就和孩子直说‘妈妈要思考一下’,不要随便敷衍孩子。”
此外,家长要做好孩子的榜样,生活中很多细节不可忽视。比如,答应孩子的事情,一定要做到。但这并不是说孩子提出的所有需求都要满足,在做出承诺前就要衡量利弊。要让孩子明白,有承诺就要身体力行,有付出才有获得。就拿每次期中、期末考试来说,考前固然可以设定小目标,达到了适当奖励一下,但必须掌握好“度”。
对于在中考中取得的好成绩,这对双胞胎父母很淡然:“中考只是人生中的重要一步,进入高中,还有更多考验等待着兄弟俩。”(张鹏)